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农业食品正文

通过鲫鱼揭示东亚物种进化规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30 浏览次数:66
通过鲫鱼揭示东亚物种进化规律         鲫鱼属鲤形目、鲤科、鲫属,是一种主要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广袤的东亚大陆上,生物种群是如何演化形成的?小小的鲫鱼为我们带来答案。记者25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学家于近日对鲫鱼复合种种群分布进行研究,为揭示东亚地区物种形成和群体演化规律提供了重要线索。

  鲫鱼复合种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及日本等邻近岛屿的淡水鱼类。其分布受到水域环境的限制,是研究东亚晚第三纪以来,重大地质气候环境转型期青藏高原隆升、东亚季风气候、冰期—间冰期交替造成的海陆变化等古环境变化所导致的地理隔离、物种迁移扩散的绝佳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分子进化与进化基因组学研究组的博士研究生王姝妍通过对中国大陆、台湾、日本本岛、琉球群岛和俄罗斯等覆盖了鲫鱼复合种全部分布范围的1876个鲫属样品进行了系统发育关系和系统地理结构的分析,结果显示该物种分为具有明显地理结构的三大类群。

  其中类群A和B主要分布于日本,类群C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台湾及琉球群岛。系统地理学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尽管存在少量的人工引种(约占总量的10%),但是现存地理格局主要是受到古环境变化影响的结果。

  研究人员介绍,在大约3百万年以前,对马海峡间的陆桥消失造成的地理隔离是中国大陆和日本类群间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随后由于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东亚季风逐渐加强,在强大的干冷冬季风的影响下,大陆群体向南退缩至中国东南部的福建和越南,这些地区可能是鲫属鱼类在冰期时的避难所。而日本本岛的较为古老的鲫属类群则因为日本岛屿气候环境几乎不受东亚季风影响而被保留了下来。

  在更新世中期,伴随着温暖潮湿夏季风的加强,位于避难所中的大陆群体向北辐射扩散重新占据中国大陆。而冰期-间冰期海平面变化和地质活动使得台湾、琉球群岛和中国大陆东部的陆桥时有形成,东亚鲫鱼通过陆桥连接经台湾扩散到达Tokaragap以南的琉球群岛中南部诸岛。

  负责该项目的研究人员称:“通过研究鲫鱼复合体物种的分化过程,不仅丰富了对东亚地区物种大尺度分布格局及群体遗传结构及其成因的认识,而且为今后精细解析东亚物种的冰期避难所、迁移扩散路线等提供了重要参考,还可为研究东亚地区物种形成和群体演化规律提供重要线索。”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