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工业设备正文

厦大抽水泵四大“软肋”揭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10 浏览次数:99
厦大抽水泵四大“软肋”揭秘   据了解,7月19日,暴雨致水淹“鹭岛”厦门。经过一夜暴雨,厦门部分地区成为一片汪洋,著名的厦门大学这次也不能幸免于难,“全国最美校园”一时成为“全国最水的大学”。网友齐呼:到厦门大学看海。“5·16”、“苏力”等带来的暴雨,厦大均能安全过关。这次不幸被淹,除了超过200毫米降雨量这样的“天灾”,是否还有其他隐情呢?

  台风让厦门大学变成水上威尼斯

  为此,亚洲流体网记者走访调查发现,“西马仑”暴雨倾盆时,厦大校园里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由于故障至今未能在排洪沟中往外排水。而这,无疑加剧了厦大校园此次内涝。

  其实不止厦大校园的抽水泵关键时刻“歇菜”,厦门岛内低洼地段、下穿通道等均需倚重的抽水泵,仍旧存在四大“软肋”。

  软肋一:“老化”严重

  据了解,这些抽水泵存在一个普遍问题,由于工艺设计不够,多次大雨已远远超过其抽水能力,超负荷运转的后果是,抽水泵老化、“疲惫”、“体力透支”,使其在使用时问题频发。

  为此,工作人员定期都要对这些抽水泵进行检修和维护,一旦在暴雨来临前没有检修完毕,就会使原来较弱的排水能力再减一成,甚至无法抽水。

  软肋二:“胃口”太小

  “以前修建的下穿通道,其排水标准多设为应对5年一遇暴雨的低标准,排水能力并不强。”一位下穿通道排水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排水标准低,相对应的抽水泵数量就少,单台抽水泵的功率也较低,多为15千瓦以下。对此,以新修建的枋钟路和疏港路下穿通道进行对比,这两个新通道由于采取了20年一遇的高标准,分别设置4台抽水泵,单台抽水功率均在30千瓦以上,每小时可排水400吨。正是如此,在近几次暴雨袭击时,两个通道都幸免于难。

  软肋三:人工泵“不靠谱”

  据了解,厦门很多城市低洼带的抽水泵是采用自动泵和人工泵各半的做法。

  但人工泵有一个缺陷,即在缺乏保养的情况下,一旦碰上特大暴雨,人力无法操作的情况下便无法自动投入工作。为此,业内专业人士建议,基础设施方面要加大投入,增加自动水泵的数量。

  软肋四:常常“断电”

  这些抽水泵站还有另外一个致命伤——配电室设置在通道内侧,致使暴雨来临时,积水达到一定高度会渗透进去,造成配电室被淹,无法为通道内的抽水泵提供电力,使通道完全丧失排水能力。记者调查发现,全市大大小小的下穿通道,配电室大多都设置在通道内侧,暴雨来临时进水断电的情况时常发生。以会展中心下穿隧道为例,“5·16”暴雨时,其配电室很快被淹断电。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